一個手機靚號開價55萬元,相當于買一套樓房了,是不是令人不可思議?
近日,市民孟先生就被這樣“抓眼球”的小廣告所吸引,而且這類賣號的信息中,還有收購的內容。記者上網查了一下,在百度輸入“手機靚號”,結果發現有300多萬條相關頁面,多數是買賣手機“吉祥號”的廣告。
在一個名為“吉號吧”的網站,里面包含全國各地的手機吉祥號,記者將城市頻道調到哈爾濱,發現有383個手機號碼標價待售,標價從高到低不等,便宜的2元,高的一個號碼,售價高達55萬元人民幣。記者以欲購者的身份進行打聽,“這些號碼能講價嗎?”“不能,標價多少就是多少”對方回答,當被問及這些手機卡號從哪里來的,是否合法時,賣主聲稱他們有很多途徑,但不便告知,保證能夠順利過戶,可放心使用。據介紹,這些靚號包括“大循環ABCDABCD”、“尾號ABABCDCD”、“尾號AAAA”等有序排列的號碼,十分熱銷。
據業內人士講,“號販子”會通過各種關系從運營商處獲得靚號,其來源渠道十分復雜,有的從用戶手中收購,有的虛擬號碼難以落戶,還有個別不法分子利用假身份信息竊取別人的號碼,有不少都是非法過戶的。記者咨詢了移動公司的客服,對于銷售商將靚號高價賣出獲利的行為,移動方面表示這屬于個人交易行為,并非官方許可。
記者調查采訪中,一些市民提出質疑:大量吉祥號何以落入銷售商囊中?對于號碼銷售的管理,國家信息產業部早就下發了有關條例,運營商未經電信主管部門批準,不得擅自拍賣用戶號碼資源,不得向用戶收取選號費或占用費。可見,通信運營商應是免費發布號碼,但卻沒有法規對銷售商的約束,監管的空子使其從中倒賣稀缺號碼資源牟利,導致市場上出現高價炒賣靚號現象,有失市場公平。
其實,即使擁有吉祥號也會惹來一身麻煩,某公司銷售部經理于先生的手機就被號販子“盯”上了,會接到電話、短信騷擾。有時因為靚號太“招搖”,一些商家通過手機號查到你的姓名、家庭成員、單位職務等,隨后推銷商品。
心理學教授高源指出,一些人士,為彰顯自己的地位和實力,選購并使用這種吉祥號,是一種虛榮心上的滿足?!吧矸萑耸俊睂μ厥馓柎a的追逐,使靚號形成了市場,帶來越炒越高的身價。從經濟學角度講,價值決定價格,這種虛高的靚號背離市場規律,購買者需警惕潛在風險。